热门关键词: 细胞培养 恒温摇床 移液器使用规范 江苏恒温振荡培养箱报价 生物反应器
可穿透性细胞培养小室作为模拟体内细胞间动态交流的核心工具,凭借其底部多孔滤膜的 “物理分隔 - 分子穿透” 特性,成为肿瘤微环境研究、干细胞旁分泌调控、免疫细胞杀伤效应验证等领域的必备设备。
一、两类特定实验操作流程
    (一)Caco-2细胞药物转运实验(模拟肠道吸收)
    
    Caco-2细胞是肠道上皮细胞模型,需用Transwell小室构建单层屏障,检测药物从“肠道腔侧”    (上室)到“血液侧”(下室)的渗透率,核心是保证细胞单层完整性。
   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步骤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操作细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注意事项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小室准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择0.4μm孔径PC膜Transwell小室(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孔板),用无血清DMEM浸泡膜30分钟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膜需完全浸润,避免残留气泡影响细胞贴壁。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细胞铺板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co-2细胞(对数期)用含10%胎牛血清的DMEM重悬,上室接种1×10⁵ cells/孔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铺板后轻轻摇晃培养板,确保细胞均匀分布在膜上。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单层培养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℃、5%CO₂培养21天,每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更换上、下室培养基(下室培养基量是上室的2倍)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培养第14天起,每天用电阻仪测TEER值(>500 Ω·cm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示单层完整,可开始实验)。 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药物加样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弃去旧培养基,上室加含药物的无血清DMEM(如10μM药物),下室加等量无血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MEM 。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药物需用培养基充分溶解,避免沉淀。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 取样检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别在0.5、1、2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小时取上、下室样品,用HPLC或LC-MS测药物浓度,计算渗透率(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pp值)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取样后需补加等量新鲜培养基,维持体系体积稳定。 | 
    
    (二)干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实验(模拟血管生成)
    
    常用Millicell®小室构建“干细胞-内皮细胞    ”互作模型,分间接共培养(仅分子交换)和直接共培养(细胞可接触),适配不同研究目的。
   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步骤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间接共培养(0.4μm孔径膜)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接共培养(3.0μm孔径膜)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小室选择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llicell®悬挂式小室,0.4μm PET膜(阻止细胞穿过,仅允许因子交换)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llicell®站立式小室,3.0μm PC膜(允许细胞突起接触)。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细胞接种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室接种干细胞(如间充质干细胞,5×10³ cells/cm²),下室接种内皮细胞(如HUVEC,1×10⁴ cells/cm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)。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室接种内皮细胞,下室接种干细胞,共用“干细胞培养基:内皮细胞培养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=1:1” 的混合培养基。 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共培养维护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3天更换下室培养基(上室培养基量仅覆盖膜表面,避免淹没细胞)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天观察细胞形态,共培养7天(内皮细胞会形成管腔样结构)。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结果检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集下室培养基,用ELISA测血管生成因子(如VEGF)浓度;或免疫荧光染干细胞标志物(如CD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)。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荧光染料(如Dil-Ac-LDL)染内皮细胞,显微镜下计数管腔数量和长度。 | 
    二、细胞共培养小室的核心参数对比
    
    市场上以Corning(Transwell)、NEST(国产高性价比)、 Millipore(Millicell®原厂)为主,三者在膜材质、适配场景、价格上差异较大,可按需选择。
   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品牌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核心产品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膜材质选项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用孔径(μm)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配培养板规格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优势场景 | 价格区间提示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rning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ranswell®小室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C、PET、FluoroBlok™遮光PET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.4、3.0、8.0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/12/24/96孔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肿瘤侵袭、Caco-2药物转运(品质稳定,数据重复性高)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偏高(单盒6孔约300-500元)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EST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耐思Transwell小室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C、PET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.4、3.0、8.0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/12/24孔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共培养、教学实验(性价比高,适配国产培养板)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偏低(单盒6孔约100-200元) | 
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llipore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llicell®小室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C、PET、PTFE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.4、3.0、5.0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/12孔(专用板)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器官气液界面培养、干细胞分化(三维培养效果优)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偏高(单盒6孔约400-600元) | 
    
苏州阿尔法生物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,位于苏州园区生物纳米园(Biobay)A5幢301室。公司管理团队专注于科学仪器行业十四年,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与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,目前已为300余家实验室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,涵盖各大高校、检测中心、科研机构、制药企业等13个群体。提供的实验室仪器主要包括振荡培养箱,恒温恒湿培养箱、二氧化碳培养箱、生化培养箱、霉菌培养箱、PCR仪,瑞宁移液器,生物反应器,发酵罐,超低温冰箱,液氮罐,高压灭菌器,超纯水机,天平,离心机,离心浓缩仪、研磨机、葡萄糖乳酸分析仪等。厂商企业授权包括知楚仪器、朗基、中科美菱,梅特勒,乐枫,搏旅、NEST、天根、奥盛在内的80个余厂家。
     
 
 
     
 
     
 
    咨询热线
0512-62956104